现在广东省大学生求职的总量在上升,而大学生失业率也在上升。截至2007年底,已登记失业的大学生人数为1.5万多人,约占城镇失业总人数的5%,同比增长了两个百分点。加上金融风暴的影响,广东高校毕业生正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
2008年广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共有29.6万人。2009年的找工浪潮又汹涌而至。据统计,明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约610万人,广东超过33万人,比2008年增加4万人左右,人数再创新高。
表1 广东省高校毕业生近几年就业情况
注:资料来源《高校毕业生就业手册》2007年版 ,第4,7页
其次是来自外省高校毕业生的压力。广东省内的高校毕业生极少到外省就业,每年广东省毕业生到外省就业的不超过5%,但有很多外省毕业生到广东就业。2006年截至9月1日,广东除了安排省内高校自身培养的20多万毕业生外,还接受了15万的省外高校毕业生。2007和2008年容纳的省外大学毕业生都超过15万,而在2004年,这个数目只有7万多人。[1]加上外省到粤求职以及往年暂缓就业的学生,2009年预计有超过50万名高校毕业生在广东求职。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2009年广东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增长速度预计将有所放缓。近期到学校开展招聘活动的企业,尤其是金融、证券、房地产等行业的企业在减少,提供的岗位数量预计较往年为少。不少用人单位也取消或延迟了面向高校毕业生的招聘活动。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第一,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大量海外人员回流,从而使得高端就业竞争出现重心下移的情况。
第二,金融危机的进一步影响将在今年下半年甚至明年才会浮现。沿海地区预计将会有大批外企倒闭、迁移和收缩,从而大幅度地减少就业空间。
第三,由于全球经济不景气,加上国内经济放缓,国内中小企业也面临缩减规模甚至倒闭的威胁。
第四,明年新增劳动力和毕业生数字仍不断上升。
第五,今年开始执行的公务员行政机关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即将启动的改革,将会使以财政为依托的职位增加幅度放缓。
首先,大部分毕业生已经接受了“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在《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发展2006年度调查报告》公布的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有44.21%的2006届毕业生表示会先就业后择业,“先就业再择业”的态度成了当前多数毕业生的首选。但这一态度很有可能引发后期的频繁跳槽及毁约现象,进而影响到个人职业生涯的顺利发展。广州市锐旗人力资源公司2005年4月发布的一项针对应届毕业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毕业生进入第一家用人单位后,短期内离职跳槽现象十分严重,“成活率”只有10%,即100个大学毕业生入职后最终留下的只有10个。[2]这种频繁跳槽一方面带来用人单位的不满,为应届毕业生的招聘设置了障碍,另一方面也为大学毕业生自身职业生涯的顺利发展蒙上了阴影。
灵活就业(指非全日制、弹性工作等就业形式)的学生人数和比率逐年增加。2006年采取灵活就业方式的毕业生已接近当年已就业应届毕业生总人数的一半(49%)。[3]2007年广东选择灵活就业的本专科生共12.4万人,超过就业毕业生总数的55%。这类毕业生将成为潜在的就业竞争群体。
毕业生集中在发达地区和城市的心态导致上述地区毕业生供过于求。2006年已就业的应届毕业生有 53%在珠三角地区就业,其中又有一半在广州和深圳两地。但2004-2006年流向珠三角地区就业的毕业生在比率上已逐年下降,前往珠三角地区就业的毕业生人数和比率都有所上升。2006年以各种形式到各企业就业的毕业生已经占到就业毕业生的62%,与本省经济发展状况相吻合。[4]2007年到国家及地方基层项目、农村建制村、城镇社区、艰苦行业单位及西部地区等就业的广东省本专科毕业生比2006年增加了43%;到中小企业、各类私营企业就业的本专科毕业生比2006年多两万人,占当年已就业本专科毕业生总数的40%。
从就业率来看,专业的适用性越强,应用性越强,毕业生能力越强,就业率就越高。同时,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有所提高。不仅要求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更看重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尤其强调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团队精神。根据近年来对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调查,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最看重的5个指标分别是:专业知识与技艺、敬业精神、学习意愿和可塑性、沟通协调能力以及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其中“敬业精神”、“沟通协调能力”、“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被用人单位视为目前我国大学生最为欠缺的素质。这表明就业能力的培养应成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心。
随着高校专业的增多,部分专业在课程安排上并没有完全以市场为导向,造成了部分专业的学生与社会需求脱节。由于专业设置不完全吻合市场需求、教学计划不适应市场计划,导致金融风暴下大学生就业更加艰难。
近五六年来,用人单位认为高校学生的‘好用率’越来越低”。中交四航局的负责人说:“在我们的招聘中,发现土木工程类的学生很多,但是质量检测专业、ISO900认证专业的学生却少得可怜。道路桥梁工程的学生很多,但既有道路桥梁背景,又懂得安全工程知识的人才却几乎找不到。”这些企业都希望,今后大学专业要多与市场接轨,培养出更多“好用”的毕业生。
此外,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就业能力有降低趋势。“以前大学生花半年时间就可以适应银行的工作环境,2-3年就可以干得很好,部分人甚至可以升职当经理。但近几年来,我们明显感觉到大学生变了,学习动手能力不如以前”。
广东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以高校为主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和就业体系,各高校也有一支就业指导队伍,但从整个就业指导工作和就业形势的发展来看,仍然较难满足学生的需要。
据调查,我国90%以上的高校就业工作部门性质为行政机关,校级就业工作部门负责人编制是行政编制的也占90%以上。其职能也以行政管理为主,而非以专业的职业指导为主。由此说明,目前我国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属于行政编制,其职能以行政管理为主,而非以专业的职业指导为主。
在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机构归属上,大部分是与招生办合署的独立设置机构;其次是属于学生处分管;还有一小部分是属于教务处分管的;独立设置机构很少,目前所了解的只有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药学院等几所。此外,据调查,90%以上的高校就业工作部门性质为行政机关,校级就业工作部门负责人编制是行政编制的也占90%以上。由于机构设置层次不高,就很难从整个学校全局的角度考虑就业问题。
由于扩招,学生人数增长很快,而由于编制的限制,使专职的就业工作人员增长有限。据调查,广东的高等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编制,除少数高校达到10人以外,一般在4—5人左右,有些规模较小或对就业工作不重视的学校则少于4人,而国外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人员一般在30人以上,两者相比较,差距很大。
就业指导工作人员与毕业生人数相比,生师比普遍很高。具教育部有关文件规定,高校学生就业与服务的专职人员与毕业生比应为1:500,根据目前广东高校的情况来看,只有一、两所高校达到了比例要求,大部分高校都存在较大差距。以广东工业大学为例,2008年将有超过1万的本专科毕业生,而专职在编人员只有4人,比例高达1:2500。[i]总之,广东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专业人员普遍配备不足。
就业指导经费的投入存在有明显不足的情况。据有关部门规定,高校的就业指导经费是毕业生4年学费的2 %。但在现实中,就业指导经费完全能够按学费毕业生4年学费的2 %拨款到位的高校也不多。据了解,目前只有广东白云学院达到要求。其他公办院校都存在差距。但目前由于学生人数的增多,各高校投入的就业指导经费每年都有递增趋势。
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各高校就业指导部门的工作偏重于“就业安置”,缺乏职业指导的理念,基本上是以把大学毕业生“送出去”为中心,注重毕业生的就业率而忽视就业质量。在这种理念指导下,“先就业,再择业”成为高校指导学生就业的有效方法,也成为众多大学生的选择。但这一做法导致应届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的成活率很低,大部分应届毕业生在工作一段时间后便很快流失了。据搜狐网站的调查,有23%的被调查者在大学毕业以后短短半年内就换了工作;在一年内跳槽的占18.3%;两年内换工作的人占24%,只有25%的人毕业后做的第一份工作超过了3年。对此,用人单位呼吁,高校不应该为提高自身就业率,就一味地把学生推向并不适合的企业,为学生做好就业定位才是解决就业难题的源头所在
从就业指导的内容和实施现状来看,就业指导开始较晚且内容狭窄、途径和方式不多。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主要是面对毕业班学生进行的,大多数学生的择业意识也是从这时候才开始建立。调查显示,有超过60%的学生的择业意识是从三年级以后才开始形成的,只有4%的学生是在进大学以前考虑就业问题的。就业方向不明或就业准备不足是导致他们求职失败的重要原因。
专职就业指导人员被大量的事务性工作,如出具推荐表、签订就业协议书、提供成绩单、进行就业信息网站建设、组织用人单位专场招聘会和大型校园供需见面会等占据大部分的精力,无力顾及到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以及求职心理辅导等工作的开展。而兼职的就业指导人员以辅导员为主,由于绝大多数辅导员自身已经承担了高校的其他学生工作(如: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生社团、组织学生活动) ,对就业工作也是以行政事务为主,也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开展专业的职业指导工作。
即便是学校组织职业辅导课,受众面也很小,而就业指导内容也仅局限在择业指导方面,如分析就业形势、收集就业信息、传授求职技巧简单介绍、指导学生如何写自荐书、如何应对面试等,没有从职业价值观、职业能力、综合素质、择业心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教育和指导。
目前就业单位(包括企业)与高校联系不紧密,一般是在职位空缺的时候才到高校招人,而不是根据人才需求状况,定期举行信息发布会或人才招聘会,介绍企业发展前景和人才需求状况,未能及时反映人才需求状况;同时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也不能及时反馈给高校。由于用人单位(包括企业)与高校的脱节,与高校毕业就业指导中心未能建立长期联系,在保障人才信息畅通方面存在障碍。
2、政府在鼓励和引导企业提供大学生实习和就业岗位方面缺乏必要的支持和思考。
政府虽然在促进大学生就业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在鼓励和引导企业提供大学生实习和就业岗位方面,缺乏必要的支持和思考,这将直接影响到高校与企业进行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企业一方面抱怨高校人才培养无法满足企业需求,另一方面为了防止学生跳槽,吃亏而不愿意向高校开放实习和就业岗位。政府应该积极出台政策,推动企业向高校积极开放,使企业成为高校学生实习和就业的载体,促进人才培养的社会化,优化人才培养过程,弥补教学内容陈旧和脱离实际、教学方式呆板和实践环节薄弱等缺陷。
1、在高校就业工作中,政府的人事和劳动保障部门应当扮演主要角色
就业是一个系统工程,以高校为主导的大学生就业模式让高校承担过多的责任。笔者认为在高校就业工作中,政府的人事和劳动保障部门应当扮演主要角色。高校可以在毕业生就业方面协助人事部门做必要的配合工作,但应以政府劳动人事主管部门为主;同时,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正确对待和处理高校毕业生工作。政府部门应该与时俱进,指导人才市场规范运作、加大人才交流中心工作力度,或者在政府人事部门建立专职机构,专门处理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以减轻高校在学生就业方面的沉重压力,减轻高校就业指导部门所面对的繁重事务性工作。
广东高校的就业指导机构一般都存在规模小、运行经费紧张、服务不完备的问题。对此,政府应加大支持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建设的力度。具体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确保就业指导机构的人员编制到位。出台政策,对就业指导机构给予行政编制上的规定。增加非行政编制的数量,这样将有利于加大专业指导的力量,区分就业行政事务工作和就业指导工作,并将促使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心由就业指导转向职业生涯指导。
其次,规定高校应配备的就业指导人员人数。教育部等有关政府部门可通过调研,参照国外、或其他发达省市的标准,制定符合本省情况的生师比例,并制定相关政策如可考虑把高校就业指导人员编制作为评估体系的一类指标来保证其落实到位。
第三、加大财政经费支持。有关部门可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加大就业经费投入,或严格执行教育部的文件规定,采取措施确保各高校的就业指导经费专款专用。
政府应鼓励并要求企业吸收大学生实习、为其提供就业过渡工作,承担这方面的义务。企业常抱怨高校人才培养无法满足企业需求,但又会为了防止学生跳槽,避免企业吃亏而不愿意向高校开放实习和就业岗位。由于高校无法只凭自身力量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高水平人才,因此政府应该积极协调,通过组织高校与劳动部门、教育部门等相关部门的共同参与,建立一个积极有效的政府-企业-高校的联动机制,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可从机制、政策和经费上做相应的调整,把企业承诺与实施提供必要实习和就业岗位的举措作为申请政府经费支持的必要条件之一,以便创造条件,大量吸纳大学生在企业真实环境下锻炼职业技能,使他们找到适合的就业岗位,降低随意跳槽对企业经营的冲击。
高校通过调整就业指导工作的重心则可以减少或避免非劳动力资源过剩性的失业,如通过引导学校及早地调整专业设置和培养方向来避免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通过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素质来避免毕业生的技术性失业;通过价值澄清和自我探索的活动使大学生了解自我、转变就业观念以适应市场的需求等等,这些都要求就业指导工作从承担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最终环节”适当地将任务重心前进一步。变“就业安置”为“职业生涯指导”。
目前企业不太欢迎高校应届毕业生而要求应征者必须有工作经验,究其原因,首先在于普通高校办学理念与企业实际脱节,教学内容陈旧,培养人才与企业要求有一定差距;其次部分高校毕业生比较缺乏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职业能力有所欠缺。
教育部从2003年就明确提出,要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推进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包括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就业评估和教学评估力度等等。而作为劳动力市场的供给方,高校需要并不断适应社会需要及变化,根据用人单位对学生能力的新要求,确定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调整培养结构、培养层次,尽量减小需要和供给之间的矛盾。这就有必要成立就业指导委员会,通过成立就业指导委员会来建立起高校与社会需求密切联系的机制,来提升对就业市场的灵敏反应与适时调整。
目前,各高校更多地强调学科、科研的发展,而对如何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认识比较模糊。[7]高校成立就业指导委员会,既表明高校对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视,又可对把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上升到高校办学的战略高度,把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列入学校发展的长远规划。
在许多国家,职业规划与职业指导被视为“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国、瑞典,职业规划与职业指导已经成为一项产业,得到政府的立法支持。我国的职业生涯规划也已被列入人事部、劳动部等相关部委的“十一五”工作之列。
目前,高校就业服务机构人员的工作职责简单,素质要求不高、专业化和职业化程度较低,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通过比较中美两国大学就业服务人员的职责与能力要求发现,我国的高校就业服务人员的工作职责还停留在政策解说、信息发布、就业技巧指导与就业咨询等环节,能力要求仅限于沟通能力、承压能力与积累人脉关系几项,而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指导等重要环节还很薄弱,专业化水平亟待提高。
因此高校可通过设立就业指导教研室,使就业指导与就业管理相对分离,使现有的就业指导人员从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设立专职就业指导员的岗位,开展专业的就业咨询。以此来加强大学生的就业前的心理辅导和就业指导等工作。同时提供更加系统深入的职业规划指导,鼓励学生展现个人兴趣能力的偏好,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学科与职业。
系统的职业规划课程应被切实纳入高校教学计划,鼓励和提倡所有高校开设就业指导必修课或必选课,并依据各校自身具体情况制订教学计划。2007年以来,北京大学等一些北京的高校开始为新生提供了系统的职业规划课程,包括职业测评、职业咨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职业规划训练营、就业指导专家系列讲座、职业辅导工作坊等各项服务。实践证明,这些工作能帮助大学生及早了解和规划未来的职业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