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12月23日第A11时政版,刊登了我校省政府参事于正林教授的“建言广东”文章《手中即使有钱碗中未必有粮》。文章针对当前广东严峻的粮食安全形势,建议广东采取更直接、更有力、更有效的政策措施,促进广东粮食生产。
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广东工业大学教授于正林、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郭岳
广东粮食安全形势十分严峻。2009年末,广东实际粮食承载消费的人口数超过1.2亿人,全省粮食供应缺口大。2001年广东粮食自给率约为50%,而到了2009年,自给率降到35%左右。粮食消费需求持续增长与自给水平呈显著下降对广东粮食安全形成了双重压力。
一些人对粮食安全还存在片面认识。“只要手中有钱,碗里就一定有粮”,有人认为,搞工业和城市建设收益要远远高于粮食生产,“搞粮食出不了政绩”;有人对国际粮食市场背后的国际政治背景和粮食体制刚性、市场反应过程的复杂性及粮食调入过程的时滞等问题估计不足。
有鉴于此,笔者建议广东应当采取更直接、更有力、更有效的政策措施,切实抓好粮食生产。切实保护耕地,确保农田面积和质量稳定。广东要坚决落实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制度,强化法律和行政责任,强化土地利用规划约束和用途管制,严格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明确补充耕地的质量要求,遏制滥占耕地行为。其次,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对种粮直补、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等扶持政策力度,提高补贴标准,扩大补贴范围,对产粮大县实行财政补贴;第三,要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稻谷最低收购价格长期偏低,提高收购价势在必行;最后,还要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大力推广良种良法,加大新品种的选育攻关和示范推广力度,在全省建立良种核心展示区和高产示范区,创建更多粮食高产示范点和示范县,促进广东粮食平衡增产。